查看原文
其他

南医·青说│见习实习录——我们的光辉岁月

方一圩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2-26

人物小记


方一圩,第一临床医学院2013级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学生,见习于解放军武汉总医院,实习于解放军总医院,硕士研究生考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外科。


学医已近五年,学业不属优秀,工作不属杰出,不及临床前辈们的付出与辉煌,不及医学新生的壮志与激情,但也自认为做到了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地为医学一直奋斗着。我想,人在坚持最初目标和梦想的同时,还必须反省自己的不足。过去两年,经历了临床见习,临床实习及考研,产生了许多令我难以忘记的故事,当初的斗志依旧,当初的誓言依然,现想记录下来,供日后回想,若干年后,我是否仍矢志不渝?


像新媳妇过门,紧张又激动


我不知道两年前诊断学见习时别的同学是什么心境,我反正只要是每次坐大巴车和同学一起去医院见习时,内心就像是新媳妇过门一样,又激动又紧张,一切懵懵懂懂。


二年级结束后,我去过南方医院的儿科,那里的宝宝病情都比较重,见到了传说中的地中海贫血,当时儿科给我感觉好像是在打仗一样——慌乱、吵闹,甚至看不出一点生机:发黄的小孩,满身瘀斑的小孩,满月脸的小孩,层流病房中的小孩,隔离病室中的小孩,骨穿室的小孩,哭哭啼啼,甚至还感到一丝窒息。那时我极其愚蠢,愚蠢到递一支消毒棉签都会挨骂,笨到分不清黄色垃圾袋、黑色垃圾袋都是用来干什么的。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满头大汗,局促地站在病区走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的见习同学,还真是笨的可爱。见习时,遇见了八年制全院轮转的师兄师姐,感觉他们写病历,开医嘱,做骨穿,无所不能,心存敬畏。


所谓见习,就是见,就是观摩。学校安排的很好,诊断学见习选的都是广州市各个医院比较有名的科室。我们见习生就像刚破壳的雏鸟一样,站在病房,感觉一切都是新的,在老师的引导下和病人打招呼,做一些简单的查体。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个肝病病人,老师让我们做脾脏触诊,触了大半天,支支吾吾地说没摸到脾,后来老师说没摸到是对的,因为病人病史中有脾切除术史。哦,我们是如此紧张,竟然没看见病人做上腹的手术瘢痕。查体是多么重要,需要查的不仅仅是典型病例的典型体征,更需要的是全面细致的全身查体。那时我在想,我要是什么时候能像老师一样,在病人面前从容自若,体格检查细致完备就好了,也许需要一年,也许需要一辈子。


不仅仅要关注病,更要关注人


后来,我们40多名男生到了解放军武汉总医院见习。介入放射科的见习,小小的一根导丝能架起生命的桥梁,介放的医生很辛苦,每天要穿着40多斤重的铅衣,去治疗疾病,最后汗流浃背,精疲力竭,也许这就是对生命的虔诚,对患者恢复健康的真诚希望。



后来暑假,我到普外科见习,有了我人生的第一次上手术台。那是夜班的一个急诊手术——一个上腹痛的病人。我在带教老师及我的两位同学的带领下上了手术,别提多紧张了。我仔仔细细地刷手,小心翼翼地穿上手术衣,站在手术台上,不知道自己的手应该放在哪里,同学告诉我,放在无菌单上就可以了。最后做了急诊胃穿孔修补术,腹腔清洗术,吸引器稀里哗啦的吸引声,带来了患者生的希望,吸引液一点点变干净。下了手术台,虽是疲惫,但更是激动,也便有了人生的第一个夜班。我和同学们都很兴奋,像是中了头奖一样。



我是跟着住院总黄老师学习的,他耐心可近,我亲眼看过他给病人清洁造瘘口,细心地卸下肛袋,拿卫生纸一点点擦干净周围的粘液,皮肤干燥后再小心地撒上造口粉,再一点点地拿棉签反复涂抹均匀,裁剪贴膜,重新组装肛袋,像父母照顾小孩一样。也看到过他披上铅衣,独自一人在放射科给患者做介入治疗。


三周见习,我换药、退拔管、拉勾、扶镜,半夜急诊上台、跟着老师会诊,值病房班、手术班,也曾被骂下过手术台,也曾在昼夜灯光长明的ICU病房里,守着机械通气的患者,直到清晨的阳光洒在患者脸上,患者没有拔掉气管插管。三周时间我基本睡在病房,干在病房。应该是为实习打下了一个好一点的基础,我也特别感谢一起见习的刘林同学,他机智、可靠,帮了我很多


后来有肾内科的见习,听到了动静脉造瘘后的血管轰轰轰样的杂音,观摩了一个局麻下动静脉造瘘术,见识到了比头发还细的缝线在血管上的缝合。术中,那位中年女患者感到了疼痛,在叫,我下意识握住患者的手,患者感到好了些,术后说了些什么我也不记得了,我只是认为我做了应该做的。缓解患者的紧张痛苦也是我们做的一部分吧?不要仅仅关注病,更要关注人。


经历过了,就会更坚定地走下去


“所谓的光辉岁月,并不是后来闪耀的日子,而是无人问津时,你对梦想的偏执”。


实习一年,我熟练了问诊、查体、写病历、谈话、查房、值班、汇报病史、换药、拆线、拔管、缝合(皮内、皮下)、动脉采血。参与了各种抢救,急诊清创缝合近20次,骨髓穿刺3次,第一、二、三助手参与手术150多台,已经能独自处理一些临床上的事情了。


实习第一个科室是消化科,一个月值了12天夜班,管了7个病人。一切都是新的,像写病历,第一次写,就不是那么顺利,颤颤巍巍地去问病史,思路不清,言语不清,前前后后问了4次也没问清楚。


我很感谢我的第一个病人,她是EGVB吐血急诊入院的,我初次去问病史,看着她额头上冒出的虚汗,痛苦的表情,竟一时大脑空白,只是聊了些安慰的话,后来病人病情好转,我再去问病史:一开始查体,移动性浊音是阳性的,我叩出来了,后来随着治疗,我天天查体,直到有一天,移动性浊音阴性了,复查超声没有腹水,太棒了,病人也高兴,以至于后来见了我都说,来来来,方医生过来叩叩,看看我有没有水了。


这个病人住了一个月,我基本每天至少两次查房,也会向病人科普一些肝病的知识,病人及家属待我也很好。出院后,又来复查住院了两次,我都去看望了她,我知道病人在等我,我也知道我在等病人病情好转。病人第二次住院正是听了我的宣教,回家后观察大便颜色,发黑后立马复查,得以及时入院治疗,避免了再次吐血。一年后,病人再次复查,我看望了她,整个人精神面貌大不一样,头发有了色泽,眼睛有了神,嘴唇也有了红色,真的像老朋友会面一样,激动!感谢这位病人,她让我成长,让我有了坚持走下去的力量。



遇到过肝性脑病的病人,问诊真的和健康人回答的不一样,你要细致地去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送走了一个肺癌肝转移的病人,守了患者一夜,目睹心电监护的改变,患者离去的时候,深深的无力感,也为此哭了一场,无力,经历过了就会更坚定地走下去吧?


还有4周的儿科实习,20余天小夜班,3次跟着出儿科急诊门诊,有幸见到了大主任的专家级门诊,解锁了骨穿,书上犄角旮旯的病竟然也能遇见。管的第一个患儿,6月龄,神经母细胞瘤,腹部可触及一拳头大小的包块,宝宝很坚强,很配合,希望孩子现在还好。有膝盖、眼眶肿物的6岁小女孩,最后诊断是白血病的,家里条件不好,想要放弃治疗,后来主任积极沟通,妈妈选择了治疗,时隔几月我再去看小孩,孩子眼睛能看见了,也能走路了,还主动打招呼说叔叔好,妈妈也很高兴,也看到了希望,多好。有化疗用MTX的孩子,嘴里长满了溃疡,痛苦的不能吃饭,我一个月后再去看的时候,孩子长高了,嘴里溃疡也痊愈了,也能吃饭了。孩子就是这样,充满了可能!希望孩子们快快好起来,快快乐乐的。能感受到你们紧握我的手时的力量,好想给你们每个人一个拥抱啊!


用心感受,一点点体会医疗


CCU的一个月,从一开始冠心病问诊的颤颤微微到给患者出院宣教,一步步走来少不了监护室老师和主任们的扶持。从做简单的心电图到动脉采血血气分析,从胸外按压到动静脉拔管,备皮、拔尿管、转移病人,临床技能在一点点地增长,有成功也有不顺利,为自己以后能给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努力吧。


“大夫,你只是在观察,而我却在体验”,该怎样的理解,才能抚慰那脆弱的心?监护室很苦,我担负了最平凡的任务,推床接送病人,一天上上下下十来趟,虽是小事,但要做好!你是否轻柔平稳地搬运病人?是否站在病人头侧,方便观察病人呼吸、脸色?是否安慰病人,缓解紧张…这些都要注意到,这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接送。我也曾陪护士一起给重病人翻身,拍背,擦大便,守着谵妄的病人,一点一点体会医疗。从早7点到晚10点的无休止忙碌,令人窒息,但成长最快。



后来一个月的抢救间实习,各种病例见了不少,第一天我值了个30小时的班,但坚持一个月后,动脉采血基本可以做到一针见血、做了几例导尿、下胃管、诊断腹穿、急诊清创缝合,查体能和我所想和影像学一致时,好激动。临床就是要去床边,然而急诊和患者家属沟通时,有时并不是像我想的那样顺利。重要的还真是沟通!也面对了不少纠纷,感谢宋主任组的每一个医生的帮助,一次次脱离险境表情。电除颤不是电视里那样,不是砰的一下,病人从床上弹起,而是轻轻的,满怀希望却又可能失望的。


在外科系统由于之前武总普外科的见习,在总医院外科实习就顺利多了。先是在骨科干了两周的输血医生,承担了整个病区手术的取血,看起来是无聊的跑腿,但是你要把取血的意义升华,便不觉得是件小事了,取血最重要的三查七对。基本资料、血型之类的一定要对好,不能出差错,不要剧烈晃血袋子,时间允许的话,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血制品,这样能减少低体温的出现,也能提高血液的供氧能力。


外科虽然是以手术为主,但不仅仅如此。记得有个跟腱断裂的病人,急诊入院,也许是我蹲下摸了摸病人的脚的缘故,一下子就赢得了病人的信任,病人很有礼貌。他是在局麻下手术的,由于手术人员足够了,我便没有上台,我一开始站在脚侧,想仔细观摩手术,但是术者把我挡住了,于是我索性站在病人头侧,和病人聊起天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后来也是一样的剧情,我握着病人的手,和病人一起感同身受,术后病人对我很感激。人文关怀永远是医疗的一部分。


我也上了十来台透视下复位手术,我穿着铅衣,才明白一年前我的老师吃着射线的感受,想的不是自己被透视了,而想的是病人的病情。这关乎生命的事情,使得我们医生能够不被生活中的负面事件和情绪压倒,使得医生贴近实际,脱离繁琐,想法更加纯粹。


“小方越来越熟练了”


在外科经历了第一次切皮,第一次用电刀,第一次深部打结,第一次扶镜子,第一次包皮环切术。第一次总是最难的,走过来了就没那么难了,这就是成长。“小方越来越熟练了”是我最愿意听到的一句话。在儿外科6周是我实习最幸福的时光,有孩子们的陪伴,有老师们的教导,更有作为一名一线医生的充实。



回首过往,我在病房里逗那些苦闷的孩子,看他们清澈的眼睛,拭净他们脏脏的头发,等着孩子露出甜美的笑容;握着宝宝们的手,缓解他们紧张的情绪;有的宝宝长期输液,静脉留置针处发痒,我会小心翼翼的给孩子消毒,让孩子不那么痒,最后孩子一声好爽,是对我最好的回馈;探视时间结束了,爸爸妈妈离开了,4岁的宝宝们会哭,我便去一点点的安慰他们,孩子们不哭了,第二天也不哭了,望着孩子们手牵手走在病房里,我便知道孩子们长大了;我会安慰初次住院就要住院的孩子,让他不紧张,感受到医院的温度,麻醉醒后,孩子说真的一点也不疼,出院时,孩子一句谢谢你,让人热泪盈眶;曾给术后的孩子慢慢换药,切口很大,我换的很慢,孩子一点也不疼,也没哭,第二天孩子主动朝我打招呼,说现在没事了,我妈妈想要知道你呢……


我爱孩子们啊。在儿外科的实习也应该是我最辉煌的日子,定会铭记一生。


临床实习中,你会遇到不同价值观的碰撞,有时候外界的排名与荣耀,和同行中内心的评价与信赖,并不完全重叠。追随内心,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有时候比知识还重要。


我不是完美的人,但只要有从心底给出的对病患的真心与同情,对未来的无畏,便足矣。仅以此文纪念我们的见习实习。

编辑│王宇涵

版面│卢滢昊


近期回顾

有才华有颜值!这位南医大副教授入选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2017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

考研经验谈 | 爱拼才会赢

市中心广场,八大特色活动,南医大白衣天使教你健康生活!

点赞!中外高校大比拼,南医大团队全部获奖,获下届赛事承办权

南医大获第九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二等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